如何改变回避型人格?
1、不断的鼓励自己
具有回避型人格的人在做事情时总是还没有采取行动,没有看到事情结果,就已经在意识上打起了退堂鼓,觉得自己什么事情都做不好,从而畏手畏脚,变得“回避”。
也因此,要想改变回避型人格,就必须在意识上做出改变,首先,不要轻易的否定自己,觉得自己什么事情都做不好,其次,要在潜意识里不断的告诫自己,自己任何目标都能完成,不断的给自己鼓励。
不断的鼓励自己,既能增加我们的信心,也能帮助我们大胆的尝试,不会畏手畏脚。
关于心理健康的检测和筛查,可以参考:
scl-90量表,对于精神疾病方面的检测筛查,可以参考
mmpi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。关于人格障碍的检测筛查可以参考
pdq-4 量表。
scl-90症状自评量表
mmpi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
人格障碍测试筛查pdq-4 量表
2、充分认识自己
具有回避型人格的人一般是拒绝他人建议,以自己为中心的人,让他们以自己为中心时,又总是忽略自己的价值,觉得自己什么事情都做不好。当他们陷入不断自我否定的死循环以后,就会做什么事情都逃避,心理层面也十分的痛苦。
要想改变这样的情况,就必须从自己入手,先给自己来一个全面的分析,找到自己的优点,再不断的肯定自己,找到自己的价值,不要妄自菲薄。
建立完善的自我认知,有助于我们找到自己的优缺点,不会一直否定自己,从而渐渐的摆脱回避型人格。
3、学会不再纠结
具有回避型人格的人无论遇到什么事,都会面临纠结心理,有时,会在两种截然不同的答案间,变得十分的矛盾,也始终觉得,无论自己选择哪一个选项,接下来自己都会面临很多的麻烦。
要想改变回避型人格,既要学会让自己变得坚定,不要纠结问题的选项,更不要自己给自己制造选择,要顺着别人的心意,也或者是自己的想法,坚定的做出抉择,不要犹豫。
学会不要纠结能帮助我们在做事情时变得干净利落,从而不会陷入纠结心理。
4、不要给自己制造压力
具有回避型人格的人,往往是非常害怕面对压力的人,无论做什么事情,都想的相对较为简单,觉得只要自己能脱身,不承担责任,让自己做什么事情都无所谓。然而在自己意识到自己具有回避型人格时,会想方设法的让自己和别人一样,从而会一直强迫自己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,给自己增加压力。
我们要学会顺应自然,顺应心意,不要强迫自己去承担责任,更不要强迫自己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,加剧自己的“回避意识”。
5、积极的融入别人
具有回避型人格的人一般都是胆量较小的人,只要他们在意识上认为自己可能没有得到别人的欢迎,便会在行动上与交往上拒绝与这些人接触。然而,这样的想法一般都是错误的,是我们自己自以为是。
有时候我们要试着跳出跳出观念的限制,大方的和别人交往、聊天。渐渐的,我们也就能融入别人,并且改变以前的错误观点,变得积极。学会融入别人,能让我们进一步了解别人,也能让我们跳出固有思维的限制,摆脱回避型人格。